什么是等级保护?
等级保护是我们国家的基本网络安全制度、基本国策,也是一套完整和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遵循等级保护相关标准开始安全建设是目前企事业单位的普遍要求,也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措施保护的基本要求。
为什么要开展等保工作?
通过等级保护工作发现单位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足,进行安全整改之后,提高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降低系统被各种攻击的风险,维护单位良好的形象。
等级保护是我国关于信息安全的基本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制度要求单位开展等级保护工作。如《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很多行业主管单位要求行业客户开展等级保护工作,目前已经下发行业要求文件的有:金融、电力、广电、医疗、教育等行业等。
落实个人及单位的网络安全保护义务,合理规避风险。
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三章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147 号令)
第六条 公安部主管全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国家安全部、国家保密局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做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九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和安全等级保护的具体办法,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3、《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
“要加强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抓紧制定急需的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标准,形成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 中国特色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要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抓紧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
4、违法处罚措施
第五十六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履行网络安全监督管理职责中,发现网络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该网络的运营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五十九条 网络运营者不履行本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导致危害网络安全等后果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总要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 17859-1999)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T25058)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22240)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19)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设计技术要求(GB/T25070-2019)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28448-2019)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GB/T28449-2018)